绿巨人视频官网

绿巨人视频下载

第二届国际书法嘉年华在洛阳开幕,200位书法家与机器人同场“竞技”

开幕式现场

书坛盛事,五洲同心。9月20日,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区张海书法艺术馆内外墨香浮动、宾朋云集。创造性转化 创新性发展——第二届国际书法嘉年华在这里盛大启幕。这场以书法为媒、以文明为魂的国际艺术盛会,不仅延续了首届的成功经验,更在规模、内容与互动体验上实现全新突破,成为一场传统与现代交融、人文与科技共鸣的文化盛宴。

本届活动由河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河南省教育厅、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河南省委外事办、郑州大学、洛阳市人民政府、中国书法教育指导委员会联合主办,中国书法家协会和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担任指导单位。活动主场地设在张海书法艺术馆,洛阳市和郑州市作为分会场承担部分展览和活动。

开幕盛况:传统与现代交融,人文与科技对话

上午9时30分,开幕式在恢弘典雅的艺术馆中庭举行。阳光透过穹顶洒落,映照在千余位与会者的笑脸上。国家有关部门领导,中国文联、中国书协及河南省有关负责同志莅临现场。来自我国的书法名家,以及日本、韩国、马来西亚等国家的书法大家与近二十国在华留学生代表千余人齐聚一堂,共享文化盛事。

中国文联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中国书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李昕致辞

郑州大学党委副书记王利国介绍筹备过程

开幕式现场,三大书写方阵交相辉映。二百位来自我国各地的书法家同时挥毫,共同书写《平“语”近人》经典选段,笔锋起落间仿佛有江河奔涌;国际方阵中,海外书法家与五大洲留学生以墨传情,写下“团结、和平、友谊、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主题,不同语言、同一种笔意,绘出文明互鉴的动人图景;而八台人工智能书法机器人亦登场献艺,与中学生和书法爱好者实时“竞技”——机械臂婉转自如,宣纸上墨韵生动,科技与传统在这一刻完美相拥,引来阵阵惊叹。

创作现场

围观机器人

系列展览:古今中外荟萃,传承创新并举

本届嘉年华为期一周,持续到9月26日,精心策划了18个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书法篆刻展览。其中张海书法艺术馆展出14个,郑州美术馆和洛阳美术馆各展出2个。这些展览既各自独立,又相互呼应,全面呈现了近现代书法文化在全球代表性国家的发展状况。开幕式结束后,展览正式开始,许多观众驻足良久,仿佛在与历史对话,不少作者亲临现场,与旧作重逢,感慨万千。

承先启后——中国近现代已故书坛大家画(造)像暨书法展,以“画像+题诗”的创新形式为30位书坛大家立传,时间跨度两百余年(1812年~2021年),既是对书法传承的礼赞,更是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对话(展览作品见文末)。

一啸风起——首届(1981年)全国大学生书法竞赛获奖作者作品特展,邀请到44年前那场开风气之先的19位获奖作者,展出48件作品,涵盖各种书体及篆刻,风格多样,个性鲜明(展览作品见文末)。

博学广识——中国当代书坛名家论书诗手札精品展,精选45件诗书合一的手札精品,体现了当代文人的家国情怀,从形式到内容都彰显了创造性和创新性。

区域性书法展览同样精彩纷呈:岁月峥嵘——历届全国书法展暨兰亭奖河南部分获奖者作品展,展示了河南作为书法重镇的发展历程;金石永寿——当代河南篆刻名家作品展,荟萃河南篆刻名家的新成就;墨海新潮——河南省草书名家作品展,展现老中青三代书家的艺术风采。

鹤舞云飞——香港特别行政区近现代著名书法家作品展、驰骋自肆——澳门特别行政区近现代著名书法家作品展,以及凝情翰墨——中国台湾近现代著名书法家作品展,展示了我国香港、澳门、台湾地区书法艺术的多元风貌。

日本国近现代已故书坛大家书法展(展览作品见文末),展出30位日本书坛大家的遗墨,时间跨度四百多年(1565年~2001年),是一部浓缩的日本近现代书法艺术史;韩国近现代书法大家二十人作品展,展示韩国近现代书法现状;五洲同心——国际在华留学生书法展(展览作品见文末),展出全国各地20所高校在华留学生的46件书作,充分显示出国际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共同编织出一幅汉字书法的全球缤纷画卷。

此外,9月19日至10月8日举办的翰墨薪传——教育部中国书法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书法展和全国高校教师书法学术邀请展,集中展现了高等书法教育特定群体的书法风采。洛阳美术馆举办的魏碑圣地——第七届全国魏碑名家新作展和未来可期——河南省小学生书法展,则分别是对“魏碑圣地”品牌展览的持续推进和对河南省小学生书法学习的激励。

学术研讨:理论实践并重,教育传承同行

学术研讨单元为此次嘉年华增添厚重的学术气息。其中,“全国书法教育学术研讨会与展览”系列活动由教育部中国书法教育指导委员会和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主办,于9月20日下午至22日在郑州举行,吸引到教育部中国书法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高校参展教师代表等国内近三百位书法专业人士参加。系列活动包括全国书法教育交流会、书法教育学术研讨会、参观展览等内容,涉及创作理论研究、书法研究、书法教育等诸多方面,兼及书法创作、书法人才培养等业界关注的热点问题。

吾文吾墨——当代论书诗及书法创作座谈会现场

活动期间举办两场学术讲座:9月19日下午,中国书协理事、学术委员会委员、教育部中国书法教指委高教委副主任、河北大学艺术学院原院长刘宗超教授在洛阳师范学院举办专题讲座;9月22日上午,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陆明君教授将在黄河科技大学举办专题讲座。

笔墨写时代,倾情育新人

本届国际书法嘉年华的成功举办,离不开张海先生数十年来对书法艺术的深情坚守与鼎力推动。作为当代著名书法家、中国书协名誉主席、全国政协书画室副主任、郑州大学书法院院长,张海先生秉持匠心,专于创作,不断推出精品佳作,为中国书法艺术“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作出积极贡献,被授予“中国文联终身成就书法家”荣誉称号。

1941年出生的张海,虽早已过了退休年龄,却始终以强烈的责任担当,继续从事书法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书法活动。2023年9月,他个人出资200多万元,在偃师举办“传承与发展——首届国际书法嘉年华”活动周,为第二届活动的成功举办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张海先生的推动下,郑州大学书法学院成立,组织编写完成全国首个高等书法教育系列教材,推出全国唯一刊登高等书法教育教学和学术研究成果的书法期刊《大学书法》。他关心全国高校的书法教育事业,三次向国内百余所高校捐赠书法出版专著近千册。

张海先生还热心公益事业,2023年出资3600万元在河南省偃师市捐建张海艺术馆新馆,并购买捐赠一大批历代名砚和名家作品,让家乡人民得到书法艺术启迪。虽已耄耋之年,他仍亲自策划、出资捐馆、捐赠藏品、关怀教育,以无私大义推动书法事业的国际传播与代际传承。活动期间,张海先生穿梭于会场之间,与外国书法家握手交谈,向小朋友微笑鼓励,令人感受到一位艺术家的使命与温度。

科技赋能传统,交流促进互鉴

与首届相比,本届国际书法嘉年华在多个方面实现创新突破。人工智能与书法艺术的融合成为亮点,机器人书法表演展示了科技与传统艺术结合的全新可能。展览内容的广度和深度进一步扩展,18个展览涵盖古今中外,既有对历史的回顾,也有对当代创新的展示。国际参与度显著提升,更多国家和地区的书法家参与活动,体现了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升。学术研讨更加深入,聚焦书法教育、理论研究和创作实践等关键问题。互动体验更加丰富,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让不同年龄段的人群感受书法艺术的魅力。

创造性转化 创新性发展——第二届国际书法嘉年华以书法为媒介,肩负文化强国的时代使命,以书法为纽带,推动书法艺术和中华文明理念的国际传播,增进文化交流互鉴,是对“全球命运共同体”意识的弘扬。“国际书法嘉年华”正逐渐成为新时代书法界的一个重要品牌,在国内国际上产生日益广泛的影响。正如中国书协主席孙晓云所言:“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本届国际书法嘉年华,正是以墨香为语、以纸绢为舟,在全球化语境中书写中华文化的当代篇章。

(原题为《第二届国际书法嘉年华在洛阳开幕,200位书家与机器人同场“竞技”,18项大展同时开展》)

«    2025年9月    »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
网站分类
最新留言
    文章归档
    友情链接

    Powered By 绿巨人视频官网